5月2日,武漢國華學校聯合楚天都市報共同舉辦的湖北省2021年高考《命題趨勢與應考技巧》大型公益報告會如期舉行。全程干貨,讓到場的學生和家長受益匪淺,報告會取得了圓滿成功!
高考“考神”、中國高考教輔第一人、全國唯一考試學博士生導師王后雄教授和高考教育研究專家宋德才,就考前最后一個月的備考策略和高考答題技巧為考生和家長們支招。

高考命題十大特點
特點一:高考命題體現時代主題,弘揚時代精神。試題要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的新材料、新情境、新問題,將考查內容進行包裝,堅持“信息切入、能力考查”的原則。
特點二:高考試題具有“重基礎、重應用、重時事、重生活”的特點。每年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,而且起伏不大,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設問角度。同樣的考點知識,今年這樣問、明年那樣問,標新而不立異、交叉而不偏離,年年創新,常考常新。
特點三: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,試題必須具有良好的區分度。較難的題目,考生一般入題較易,之后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、路子很寬,但越走越窄,越來越難。試題層層設卡、環環相扣,每一問都要攔住一批考生,只有最優秀的才能走到底。
特點四: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,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里沒有的,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。考生在考場上看題時間少,做題時間少,想題時間多。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、思維程序、思維方法,進而體現考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。

特點五:命題者編制每一道試題時,都要考慮我國的地域、民族等因素,努力做到對每一位考生都公平。用陌生問題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識,這類問題能考查學生的能力,是考生的群體性軟肋。
特點六:起點很高,落點較低。比如物理、化學等理科類試題,有的是尖端科研課題,甚至是獲諾貝爾獎的問題內容,起點很高,但答案不會超越高考評價體系要求,落點很低。
特點七:重點知識年年考,非重點知識輪流考。高考命題首先設定考查的重點內容和層次要求,使支撐學科的主干知識保持較高的考查頻率,新考綱補充的考點要選擇性的考,以此為基調展開考查網絡,拓寬考查空間。
特點八:高考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。共性考查比較容易,個性考查難度較大,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、擴大開放性、體現創新性,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、深層次的考查,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,鼓勵有獨特見解、有思想水平、有創新精神的答案。
特點九: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,要求考生能透過表面現象,從本質上認識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。這實際上是對思維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,試卷中除了基礎題以外,其余的都需要較大的思維量去穿透表面,觸及本質。
特點十: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,在于考查知識的應用性。人文學科要與社會熱點相結合,自然學科要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科技發展,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、應用性和學科性。

楚天都市報專題報道
高效率復習是關鍵
復習時,要依據高考大綱對照,防止漏掉考點。抓住必考考點進行復習。吃透必考題型解題通法,熟悉題型。掌握重點題型答題方法,爭取滿分。緊盯提分題型進行演練,提高分數空間。
考生還要懂得時間管理,把每天24小時的學習、休息時間細分,高效率利用。同時,要懂得筆記整理,促進記憶和深度學習。平時訓練時要限時。任何考試都要在規定時間完成,解題速度與高考匹配。要注意錯題訂正。

優等生、中等生、學困生的復習側重點應有所區分。優等生一輪重點是夯實基礎,吃透高考大綱的面,二輪重點是專題綜合訓練。中等生、學困生的重點應放在中檔題、基礎題、必考題,不然考試時難題不會做,基礎題、中檔題也丟分。
平時,考生要重視必考題專項強化與限時演練,診斷每一次模考實戰的成敗得失。常見的錯題類型診斷包括:審題性失誤、知識性失誤、方法性失誤、心理性失誤、書寫性失誤、運算性失誤等。
掌握考場答題技巧
利用原創等值試卷提高適應力,聽取老師和同學傳授考場經驗,學會考場各學科答題技巧,掌握學科各類題型的答題方法。
評分細則是為減少并控制閱卷評分誤差,為閱卷教師提供詳實的參考答案、評分標準及說明。考生了解評分細則,可以發現考試答題的規范要求,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失分。導致不必要失分的情況,包括解題過程不規范、書寫不規范等,考試時要盡量避免。另外,書寫工整有利于增加印象分。
審題時一定要集中精力、非常仔細。比如,物理題有時會給出很多物理量,做題時如果發現有物理量沒用,肯定是答題思路有問題,一定要重新思考。
?
王后雄教授和宋德才老師的講座,從宏觀到微觀,從策略到技術,從考點到例題,干貨滿滿,家長學生全程聚精會神聽講,意猶未盡!

家長現場提問

家長認真做筆記

家長現場和王后雄老師交流
最后六天,高考逆襲!
臨門一腳,絕地反擊!
誰說最后幾天提不了分?
每科少丟3-10分,
高考再漲10-60分!






一鍵撥號
一鍵導航